朋友的家裡住了一個BJD娃娃,最近聊天時發現一件有趣的事,他變成了標準的「娃媽」。
  娃娃外表相當美麗、俊俏,使得筆者本身也有一些動心與喜愛,因而瀏覽各相關論壇。
  喜歡一件事物本不是一件什麼特別的事,但是在論壇裡出現一些令外人難以理解的特殊留言,諸如:「孩子的個性是……」、「笑的很開心」等等的類似發表,當時我對這些留言的評價並不好,超脫現實的幻想令我難以接受,在我的眼中娃娃就是娃娃,是高價的裝飾品;而對娃媽們來說,那定義早已超出了他人眼中的想像,所以將娃娃當作人來看待。
  不同的意義、觀點,單就一件事而言娃娃對彼此都一樣重要。不管是當作裝飾品還是人,喜愛的情感其實是一樣的,但是像娃媽那樣的表現充滿太多幻想、瘋狂。這讓我想到徐四金筆下的小說《香水》,用極度誇張的手法描寫瘋狂的愛情,真實的令人不寒而慄,缺少理志的情緒總難免會容易失控。

  真的不理性嗎?至少在外人的眼中看來是這樣的。畢竟不屬於那個世界的人能夠想像卻不能體會,這其中總是充滿太多空白。這只是因為沒有實際接觸過的經驗罷了,也許正在籌備著要買進娃娃的我有一天也會動搖自己的價值觀,轉而加入娃媽一族也不一定呢!?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ueen01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